这礼拜大结局了,收视率又创下新高,大家对於这个结局有什么看法呢?认为这对男女主角来说算是HE还是BE呢?也许有人觉得张奉焕努力了19集,最后却被金昭容整碗端走,哲宗爱的并不是她啊,真正的一对是张奉焕和哲宗,他们最后却分隔於两个时代,张奉焕只能看着哲宗的斗鸡眼画像,而哲宗的中殿辞典也无法再更新了,感觉确实是有这么一点点遗憾啦,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想想,
中殿这个躯壳本身就是金昭容的,小时候的她尚未被穿越,他们两个就已经在井里产了一种特殊情感,种下了爱的种子,长大后,哲宗碍於中殿金氏家族的身分,加上误以为当初井里的是花真,才会对中殿处处提防,导致后续跳湖以及穿越事件,而我觉得被穿越后的金昭容其实一直都跟张奉焕是灵魂并存的状态,有点像「想见你」里面的黄雨萱和陈韵如的那种状态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张奉焕回到现代后,金昭容来到湖边看到张奉焕留下的字,才会想着他是否平安回去了,这段时间也许金昭容的灵魂是在逃避现实,所以躲起来了,让我感觉有点像双重人格啊,当人遭受到无法承受的打击时,大脑可能会自行创造出一个人格来抵挡这份冲击,当一切过去后,原本的人格又切换回来继续生活,不过这部戏主要还是设定为穿越啦,只是穿越机制不是这部戏要讨论的重点,总之,最后还是由金昭容回来接管中殿的躯壳,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无「奉」接轨啊,因此哲宗爱上的中殿其实也算是真的金昭容,只是张奉焕推了他们一把,然后还是觉得有几点可惜的地方,其实也不能说是可惜,我私心希望能再多着墨一点哲宗和张奉焕的后续啦,这部分有些人可能看不过瘾,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欢迎留言说说看你的想法。
角色的层次
所谓的层次也可以说是角色的功能,举个例子,角色A他有个儿子还有一个爸爸跟一个老婆,这样他就有三种身分,他是儿子也是爸爸也是老公,这三种身分可能会让他参与三条故事线,他在每条故事线上就可以做出不同的事件来增加这个角色的立体感,这就是角色的层次,如果角色太单一就会让人感觉不到这种层次感,那我们来看这部戏的主要角色,
首先中殿因为有了穿越的设定,让这个角色更厚实,同样一个人因为加入了张奉焕的灵魂,而产生了不同的面向与性格,进而做出了不同的行动,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一开始是中殿的身体搭配金昭容的灵魂,她遇到了困难,选择跳湖,这是第一层,然后是中殿的身体张奉焕的思想,这时候的她可以看出来,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式非常不同,这是第二层,后来又将张奉焕与金昭容的记忆整合,这时候她对哲宗的态度明显转变,所做的决定也受到影响,这是第三层,再来张奉焕回到现代,剩下的是被影响过后的中殿,她对待周遭的人事物又有不同於前三层的模式,这次第四层,我们在这一个角色身上看到了很多种可能。
除此之外,编剧对於哲宗这个角色也有类似的操作,他是朝鲜的王,这是第一层,他同时又是个从布衣被拉上来的zz魁儡,这是第二层,而他其实一直在偷偷地谋划,想要帮家人报仇、拯救受苦的百姓、与东学党合作,这是第三层,不得不说编剧描绘这些人物确实很有深度。
那堂哥呢?虽然层次不及两位主角,但是编剧利用矛盾来创造这个角色的立体感,之前说过,堂哥的人设从一而终,为中殿生也为中殿亡,他必须要帮助中殿,但哲宗又是他的敌人,这是第一个矛盾,他被安东金氏收养,为家族做事,最后却要跟家族互斗,这是第二个矛盾,他在这部剧的前、中、后期都分别有不同的作用,前期完全就是一个保护中殿的角色,中期受到哲宗的影响,产生忌妒心,渐渐走偏成恐怖情人,走到极端甚至想杀了中殿,后期又直接180度大转弯,最后一集花了10分钟就让他从黑转白,而且我感觉算是蛮合理的,没有转的太硬,藉由这种亦正亦邪的性格让他的光芒崭露,但却又不影响哲宗在剧中的地位,反而衬托出两位主角的深度,以领便当画下句点确实是个不错的安排,堂哥可以说是个画龙点睛的角色。
而花真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女版的堂哥的作用,也是由白转黑又变白,最后他跟很废的永平君相视而笑,这个结局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讨论的了。
那其他的角色虽然相比之下比较单一,但也都为这部戏锦上添花,让剧情更丰富,总之,编剧对於这些角色的描绘,我觉得非常有讨论的价值,不管是单纯看剧的观众或是有在写剧本的朋友,都可以进一步的去思考这些设定,我相信可以从中发现更多的东西。
这部戏真的让人从头笑到尾,虽然其中有一些喜剧的设定结构比较松散,就不用去太计较了,太计较反而会达不到娱乐的效果,我个人觉得喜剧比其他类型的戏剧还要难表现,不管从剧本的角度还是演员的角度来看,要让人笑真的比让人哭还要难,所以这部剧可以推荐给身边还没看的人,那目前还有在看的是《L.U.C.A.:物种起源》,还有接下来有好几部有兴趣,像是《怪物》、《西西佛斯》、《Times》还有这部片名不太好念的《Vincenzo/빈센조》,不知道大家有打算追哪部呢?欢迎留言告诉我,那我们下部戏见,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