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因为与前任张恒代孕的事件,在网上热搜,郑爽对此事的回应是,自己是一个“傻子”。
纵观郑爽最近几年火起来之后,在平时的言行举行中,被一些人说“不正常”,而她在爱情中赴汤蹈火的行为,也是让人觉得无法理解。
为张翰整容,为胡彦斌写书,为张恒代孕,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在爱情中爱的卑微的女子,那么渴望被爱、被宠的她,最终还是败在了感情上。
郑爽的第一段被爆出感情是与张翰在一起,郎才女貌,外界也非常看好,两个人一起上综艺,张翰看郑爽的眼神,都让人感觉,对她的爱都快要溢出来了。
可是郑爽总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于是开始整容,这种骨子里带着的自卑,让她在爱情中看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点,只看到了张翰身上的好,和自己身上的不足。完全看不到爱情是需要用心经营的,而不是相貌。
最终分道扬镳。
第二段曝光的感情是和胡彦斌在一起,网友纷纷说胡彦斌配不上郑爽,而郑爽爱的认真而执着,她在她的书中写出了自己对胡彦斌的爱。
从那些文字中能够看出郑爽也是付出了很多的感情,也看出了她在感情中的患得患失的心态。
第三段是与张恒,虽然一直不被看好,但是郑爽与他爱的深刻,一起开公司、上综艺,在美国注册结婚,代孕孩子。可最终的结局依然令人唏嘘。
那么为什么郑爽开始的用心去爱,最终都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呢?
任何关系的最初阶段都是出于想象,包含着许多希望和期待——这一阶段被称为浪漫期。
在这一时期,人会有强烈的希望和梦想,对对方有着强烈的爱和着迷,这种时刻所有的清醒的经验、理智的思考都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任何关系中最刺激的时刻也是在浪漫期,世界变得似乎明亮,一切都变得美好了,觉得自己充满了能量,有了更加清晰和明确的目标。
因此,这一阶段会对生命充满热情、愿意去做任何不寻常的事,每一刻都觉得新鲜。
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就像那么歌词里面唱的“没有你我怎么办?”“我跨过山和大海来见你.”
这样的感情会让自己的所有的价值感得以体现,那种被看见、被需要、被关注、被保护、被爱的感觉会让一个人上瘾和着迷。
而究其原因,对爱的这种着迷,来自于以下几点:
1、幼儿时期的不安全感
能对一段关系上瘾和着迷的人,是因为他们自己从小感觉到自身能力不足,以及会感到生活缺少真正的意义。
这种情形的产生多数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父母对小孩过度保护,很少让小孩子脱离她们的视线,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
而这种父母需要的是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爱、关注和顺从,才能维系生活的价值感。
网上曾爆,郑爽数学考了70多分,父母很失望,她通过一个月的努力考到90多分。
她在学校也是最勤快的一个,打扫卫生、收拾垃圾,这样的她可能会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喜欢吧,能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存在吧。
于是在爱情中,她也是在努力,她也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让对方更爱自己,看见自己。
可感情又不是数学题,越强的掌控反而会令人窒息。那些在爱情中用力过猛的女孩,大多是一个悲伤的结局。
这样的关系孩子很难学会与人有效的沟通,建立更有意义、更有弹性的关系。在生活中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变低,对别人的发展过度的期望,自己则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所当然。
于是,当有一个人来爱自己时,他们内在的不安全感得以满足,对这段关系也会越来越“上瘾”和着迷。
2、依赖他人,无法更整合的发展
因为受到父母的更多的保护,让他们形成一种依赖外在物体以得到保护和安全感的情形,他们也倾向于用找一个“外界的某个人”来搞定所有的事。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他们依赖这种被对方依赖的感觉,让自己的内在小孩得到满足,这是他们安全感的来源。
这种依赖会让人产生兴奋和能量,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同时也会让这种依赖变成一种急切的行为。
比如每天会打许多的电话给伴侣,当对方没有回复的时候开始多想,可能需要对方时刻汇报行踪等等。
这样的爱完全变成一种占有和控制,而这样的爱旺旺事电视剧或电影中那种理想的关系。
其实,这种模式完全让自己陷入到对对方极端的关注中,这并不是真正的关怀。
要想解决这样陷入爱情的极端思维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为自己和幸福的生活负起责任。
当一个人能够为自己的感受和活动负起责任的时候,就不会被自己的情感情绪所左右,会更有弹性的处理生活。
3、在物化的关系中,失去自我
在刚开始的浪漫期中,我们爱的这个人并不是真实的这个人,我们爱的是我们对美好的爱情的幻想完全进行投射的这个人,我们把他想象成一个可以照顾自己的焦虑和需求的对象。
这是一种物化的关系——对方是我们的理想化的伴侣。
因为自身的不安全感,所以我们将理想化的伴侣的形象给丰富化,具备了很多“拯救者”的特色。
就像《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说的,“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战衣,脚踏七彩祥云来娶我!”
浪漫期背后的本质就是希望“外界有一个人”能够保护我、帮助我、拯救我。
可当寻找某个人来满足自己浪漫的愿望时,我们就会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之外,自己就会变得脆弱和软弱,不认识自己,甚至为了能够匹配对方的爱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所以,即使外界有很多的干扰,他们在面对那些反对的声音时,内心被浪漫的爱情所遮蔽,失去了自我,自己有没办法去面对失去他的痛苦,因此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来成全自己,成全自己的人生。
在浪漫期的热情之下,有着如此强烈的对对方的需求,如此的不真实,以至于人会在对爱情的着迷和上瘾中充满失落和绝望。
其实浪漫期并没有什么不对,这是充满能量和希望的阶段,而且在这个充满爱的阶段,我们会感受到整个世界都明亮了,内心的不安全感也会被治愈。
但是浪漫期最终会终结,当彼此的了解深入的时候,我们对对方的幻想注定会失望,因为想要对方一直处于那样的浪漫期的心醉神迷的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段更健康的关系取向是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负起个人责任,以一种开放、脆弱的态度与人分享感受,建立亲密关系,人向来有爱的能力,我们需要学习的时要在适当的场所、向适当的人,以安全的方式表达爱。
既然出生的方式,过去的经历无法改变,但是余生很贵,我们要有爱自己的能力,善待自己,才有爱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