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钟楼,不是太平山的老衬亭,不是海洋公园,不是大富豪夜总会,而是香港小姐。
2021香港香港小姐的素颜照,集体曝光了。
7月20日,2021香港小姐竞选组委会(TVB)发放出28位佳丽的素颜照及个人资料。
其中,姑娘们大都拥有本科学历,硕士生有5位:戴佳敏、关枫馨、赖彦妤、梁凯晴和王嘉慧。
年龄最小的选手是18岁的施茉莉和赵美伦,年龄最大的选手是27岁的梁菁琳、伍韵婷和邵初。
本来2021港姐的比赛时间为8月22日——9月12日,主办方选择在这个时候放出物料,正是其宣传需要。
为表诚意,主办方们要求佳丽们在拍照时一律穿上白色或米色的衣服,一律素颜出镜,以真实地展示她们的颜值和气质。
但遗憾的是人们早就不再关心“花间谁魁首,月洒铜锣湾”的选美盛况,很多网友看了佳丽们的素颜照之后,直言:不用选了,谢谢!
如果在多年以前,有人敢这样轻视港姐,人们一定觉得此人的审美有问题。
毕竟,香港小姐是香港一张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毕竟,香港小姐撑起了香港娱乐圈的半边天;
毕竟,香港小姐一度是颜值的天花板;
毕竟,香港小姐曾是时尚的代名词;
毕竟,香港小姐曾伴随着几代人的青春,给我们留下了无数难忘的回忆。
哪知,现在她怎么突然就改写了自己的结局了呢?
其实,香港小姐的结局原本不是这个样子的。
1946年,丽池夜总会举办了香港历史上第一场选美比赛,当时有11个选手参加。
因为参赛的选手大都是风尘女子,当时的人们将这场比赛形容为“青楼选头牌”。
后来,这项选美比赛一直办办停停,直到1973年TVB接手后,才让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的香港经济腾飞,跻身于“亚洲四小龙”之列;娱乐产业方兴未艾,对有颜值、有气质的女艺人迫切需要。
于是,邵逸夫制定出了“美貌与智慧并存,选美比赛与艺员培训班结合”的造星计划,如火如荼地举办了第一届港姐选美比赛。
谢贤的前妻、谢霆锋的母亲狄波拉,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地拿下了第一届港姐冠军。
不过狄波拉的风头很快就被第四名选手赵雅芝盖过,后者凭借《新白娘子传奇》《上海滩》《戏说乾隆》等影视剧成为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因为首届就引起了轰动,并且大获成功。
所以,无数怀揣着演艺梦、嫁入豪门梦、人生逆袭梦的姑娘们争相参加这项选美比赛,生生将港姐比赛变成了香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年之后,同样在港姐比赛中获得第四名的钟楚红,成功复制了赵雅芝缔造的神话。
作家李敖看完钟楚红的比赛之后,跟身边人说:“这不是玛丽莲·梦露吗?”
反应迅速的港媒,迅速将钟楚红和王祖贤、关之琳、张曼玉合称为“香江四大美人”。
但是其他女神们的粉丝不乐意了,你们将林青霞和梅艳芳放在哪里?
借坡下驴的港媒又创造了一个新词——霞玉芳红,将林青霞和张曼玉、梅艳芳、钟楚红又放在了一起了。
那时候,女神们争奇斗艳,媒体们推波助澜,人们茶余饭后为女神争得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现在你还能看得到这种盛况吗?
提起港姐,永远绕不开1977年的双料冠军朱玲玲。
这个女神是港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港姐和最上镜小姐的得主,她开创了港姐嫁入豪门的先河。
比赛结束后,朱玲玲嫁给了霍震寰,即奥运冠军郭晶晶的婆婆。
朱玲玲嫁入豪门后,人们总结出了一个规律:
冠军是选妻子,重要的是贤淑大方;亚军是选女朋友,不妨风情万种;季军是选小妹妹,天真单纯就好。
一时间,姑娘们像打了鸡血似的,对每年的港姐比赛望眼欲穿。
终于,港姐在80年代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1983年,19岁的张曼玉在夺得了港姐亚军的同时,也顺便将“最佳上镜小姐”收入囊中。出道即巅峰,其在影视上获得的成就,前无古人,估计也会后无来者。
如果说朱玲玲是嫁入豪门的典范,那么张曼玉绝对是港姐在影视圈中的标杆:华语影坛重量级影后桂冠,她夺得了9个;同时,她还手握一个柏林影后桂冠,一个戛纳影后桂冠......至于其它的小奖,数不胜数,难以罗列。
普遍认为,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期。
因此,当时即便是落选港姐也能获得机会。
比如,因“整容风波”而主动退赛的邱淑贞,虽未取得港姐名次,但同样在影视圈表现不俗。
紧接着,李嘉欣的出现,再次让人们惊艳。
这个“恃靓行凶”的女神,毫不掩饰自己嫁入豪门的渴望,兜兜转转之后,最终嫁给了许晋亨。
或许,当时李嘉欣和刘銮雄的绯闻让港姐引起的非议引起了TVB的重视。
很快,港姐比赛又回到了“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轨道上来。
1989年,多伦多大学毕业的陈法蓉,将港姐冠军收入囊中;
1990年,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的袁咏仪,重新诠释“美貌与智慧并存”。
人称“靓靓”的袁咏仪连续三年角逐香港电影金像奖,拿下一个新人奖,夺得两个影后,也堪称出道即巅峰。
你别看现在人们谈论袁咏仪的只是她和张智霖的神仙爱情,在当时,她的演技可是要让艺员训练班的议员们学习的。
而和她合作的,都是周星驰、刘德华、梅艳芳这样的大咖,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袁咏仪一直演下去,其在电影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不止于此,甚至可以追赶张曼玉。
1991年,南加州大学双学位的郭蔼明夺得了港姐冠军,组委会为了表彰她学识,特意为其设立了一个“最佳谈吐幽默奖”。
不过这位港姐的志向显然不在娱乐圈,嫁给刘青云之后,迅速神隐。
值得一提的是,跟郭蔼明同届的还有另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女神——蔡少芬。
蔡少芬和刘銮雄的恩恩怨怨,直接导致这届港姐比赛打破了TVB收视纪录——高达44点!
老话说,物极必反。这届的港姐比赛之后,香港小姐一届不如一届。
1993年的港姐冠军郭可盈,加入TVB之后,被捧了多年一直不温不火。
1997年的港姐冠军佘诗曼,纵使成为了TVB的当家花旦,但影响力跟前辈们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1999年的郭羡妮和胡杏儿,成为了香港小姐最后的荣光。
千禧年之后的港姐,哪怕是冠亚季三甲,大多数的人们已经不认识了。
更致命的是,港姐年年选,年年起争议。
比如,17年港姐冠军雷庄儿爆冷夺冠,就让人错愕不已。
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势造女神。
港姐的命运,其实跟香港娱乐圈的命运息息相关。
香港经济腾飞之时,娱乐产业方兴未艾之际,港姐横空出世;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期,香港小姐也迎来了巅峰期;香港电影江河日下,香港小姐日薄西山......
时也,运也;时也,命也。
分析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年轻的姑娘不再将参加港姐比赛当成逐梦演艺圈的机会,有条件、有颜值的,甚至走网红之路徐徐图之,都比这个来得快;
其二、TVB无法给港姐们提供更多的曝光机会,影视资源。哪怕是一纸合约将其签下,也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力捧了;
其三、港姐的市场变得更小了。以前的港姐不仅在中国香港有演出机会,日韩、东南亚等地,也是她们的重要市场。现如今,粤语地区都不对香港小姐感兴趣,其他人又怎能提起兴趣?
同时,很多家长对孩子参加选美比赛持审慎态度,不愿意让他们的孩子早早去名利场闯荡。
最终,香港小姐在一片唏嘘中,慢慢地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时间终究是个常数,历史前进的脚步谁也不可阻挡。有些记忆中的美好,只能存在记忆之中,再也无法复制了。
这个世上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就会被遗忘。在美人辈出的年代,不过是颜值换机会,气质换资源,勇敢换勇敢,痴艺者能学成绝技,痴情者能得到真情。
幸好,我们都有回忆。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