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在春晚舞台上演“打假”,后脚就被群众揭发学术造假。年还没过完,有着“学霸”人设的知名演员翟天临就摊上大事儿了。简单复盘一下翟天临露出马脚的过程,真是应了那句俗话,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翻一下翟天临的简历,这位北京电影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和博士研究生,现在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竟然在直播与网友互动时问了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如果不知道知网为何物,那他过去署名的论文是怎么发表的,平时做作业、搞研究是怎么查资料的?不要说学霸,恐怕就是在大学混出来的“学渣”都不会问这么低级的问题。
在网友们的进一步挖掘下,翟天临学术不端的嫌疑越来越大。目前,网上对翟天临学术问题的质疑主要聚焦在以下几点。
一是尚未查找到翟博士在读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过文章,而北京电影学院规定博士在读期间应公开发表至少两篇(其中一篇为国内核心刊物)由本人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否则不能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二是目前能够在知网上检索到的翟天临唯一一篇学术论文《谈电视剧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文字重复比为40.4%。而与此文高度相似的论文作者黄立华教授已经公开表示要打假。
三是学术成绩如此单薄的翟天临,又是如何取得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的。
对此,与翟天临相关的高校已经表态。2月11日晚,北京电影学院宣布已成立翟天临事件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同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发声明将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做出处理。此前几天,四川大学在其官网将翟天临列入了学术不端案例。
翟天临的学术问题被曝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之大。特别是像明星这样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在广大网友的注视下,在“好事者”的不断追问下,任何蛛丝马迹都会被发现,从而顺藤摸到了大瓜。对于学术造假者来说,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又是一个全民打假的成功案例。事实表明,学术研究需要端正的态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容不得糊弄,更不能造假,有假必被抓。
另一方面,这次事件也反映出了广大网友或者说莘莘学子对学术造假的极其厌恶。长期以来,混文凭、论文抄袭、找枪手写论文已经成为一种恶劣的风气,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术公平。学历不仅是一纸文凭,还是一个人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古时,读书人备受推崇,如今,高学历的人还是会受人尊敬。但是,一些人用文凭来装点自己的简历门面,把学历变成捞取名利的工具,再加上教育机构的管理缺位和监督失责,让这股学术歪风严重损害了学历教育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不论是学而优则仕,还是演而优则学。学历本身不应该是功利性的,而是应该按照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深造或“充电”。在学历或者学术上造假,不仅是糊弄自己,更是在蒙骗社会,是对整个社会学术风气和公平环境的损害。只有把学术造假的小聪明收起来,端正态度、严谨治学,才能收获学问的大智慧,才能收获全社会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