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萌探》主动提起网友说她是戏霸,
张一山圆场解释:一切都是为了作品,
一番操作才拉回点好感度,
结果《五十公里桃花坞2》开播,
再次彰显宋丹丹的“强势”。
武大靖提议早上八点半开一个健身班,
就着要不要早起这个话题,
汪苏泷插科打诨想要帮李雪琴混过去,
宋丹丹直接痛批两人是来捣乱的,质问汪苏泷:
“你参加哪个班?你不参加,
你出来说什么话?她自己能说。”
现场的艺人脸色已经很是尴尬。
晚上复盘时李雪琴提议明确分工,
抢活干毫无效率并且每个人都会更累。
宋丹丹瞬间被引爆:
“谁抢活了,
你不要没有矛盾,故意制造一个矛盾!”
更有压迫感的是,她开始依次点名问:
“你们谁抢活了,
你们谁觉得累了,站出来说!”
艺人们不敢吭声,李雪琴陷入尴尬的境地,
羞愧地自己扇自己一巴掌,
汪苏泷赶紧上前抱着安慰,
颇有股同病相怜的味道。
25岁获飞天奖最佳女配,
29岁演春晚小品一夜成名,
33岁获戏剧梅花奖,
45岁演《家有儿女》全国爆红,
她是大家公认的老戏骨、老艺术家,
可是近些年综艺上的表现,
让无数网友大呼滤镜破碎,
“倚老卖老、独断专行”的帽子,
扣在她头上摘不下来,
如今已经62岁的宋丹丹,
为什么成了大家口中的独裁者,
她又怎么到了今天的地步呢?她经历了什么?
1960年,
宋丹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富裕家庭,
父亲宋汎在文联任职党组书记,
母亲海星是美术老师,
“海星”是妈妈参加革命时取的别名,
寓意海上闪亮的星星,
父母在解放区相识相知相爱,
来到北京后组成家庭,感情十分深厚。
她上面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
身为老幺的她是全家人宠爱的对象。
哥哥姐姐都是父母在严格管教中长大,
她享受着开明的家庭氛围。
自懂事起爸爸一直忙于工作,
她在妈妈的熏陶下学会乐观处事。
有一次邻居小花来找她玩,
两人都在数自己的花铅笔。
物质匮乏的时代,
一根漂亮的铅笔要好几分钱,
相当于一顿饭钱。
小宋丹丹好不容易攒到一盒花铅笔,
一丁点破损都舍不得有。
小花提议说:
“咱俩比赛看谁削得快,
赢的人可以拿走所有花铅笔。”
她犹豫很久还是没抵住诱惑,
一个在里屋一个在外屋,
喊开始之后她以最快速度削完:“我削完了!”
正准备迎接胜利却只看到空荡荡的外屋,
这才知道小花是在骗她。
小宋丹丹特别委屈,
抱着铅笔哇哇大哭,眼泪鼻涕一块流。
妈妈下班回家听到这件事,摸着她的头说:
“丹丹你不要哭,以后你长大了就知道,
其实一盒花铅笔没有那么重要,但这件事以后,
你永远都不会忘记曾经有这样一盒花铅笔,
将来想起来会觉得很有趣。”
妈妈俯视人生和乐观生活的态度,
时时刻刻影响着小宋丹丹的性格养成。
充满浪漫和文艺气息的妈妈,
给姐妹三个取名萤萤、青青、丹丹,
大姐受大环境的影响十分看不上,
嫌弃太过“小资”,
带着她和二姐偷偷商量改名,
刚商榷好长虹、长青、长英分给谁,
妈妈突然袭击逮了个正着。
小宋丹丹记在心里,一直让大家喊她宋长英,
整得全家人哭笑不得。
从小姐姐们带着她一起玩耍,
哥哥却性别意识很强,
很少和她们打闹在一起。
也许是距离产生美,
大10岁的哥哥是她崇拜的对象,
17岁入党,高中保送北外,
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外交官。
这样一个天之骄子却总是调侃她:
“丹丹将来长大了,
就是胡同口‘常发德’那卖肉的。”
18岁的宋丹丹“不务正业”,
每天看闲书、写文章,
看着恩爱如初的父母,
想着书里海誓山盟的爱情,
沉浸其中,上课学习越发懈怠,
历史地理记不住,物理完全听不懂,
同学老师眼中的异类,哥哥姐姐眼里的小笨蛋。
马上要迎接人生重要的考试,
正是紧要关头的时刻,她和袁钢相识,
袁钢刚从部队转业,身上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在一群同龄人之中格外乍眼,
吸引许多小姑娘春心萌动,包括她在内。
两人的相遇源于一场“意外”,
她趁着课间最后的时间跑去上厕所,
看到迎面走来的袁钢想着上前搭讪,
着急忙慌的没注意路面,
脚下一滑眼看着要摔下楼梯,
她吓得闭上眼睛说不出话来,
结果袁钢手疾眼快把她接住,
宋丹丹一睁眼便是袁钢菱角分明的侧脸,
心脏噗通噗通地跳得很快。
正准备多聊几句,
没想到衬衫扣子被拽掉三颗差点走光,
她瞪了袁钢一眼,红着脸跑回教室。
事后越想越不甘心,
怀着些许羞愧和期待,写下一封“威胁信”:
“我恨你,因为你‘救’了我。
我必须转学了,因为我什么都学不进去!”
袁钢心里也惦记着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孩,
洋洋洒洒写下3页信纸,
劝她好好学习千万不要转学,
信的最后还发来“约会”的邀请。
她和袁钢相约来到北海公园,
谈天谈地谈理想,聊人生聊未来,
少男少女总思春,坠入爱河就在一瞬间。
确定恋爱关系后,
宋丹丹把男友当成生活的全部,
完全没有心思学习,
只有袁钢突击检查的时候做做样子,
原本就摇摇欲坠的成绩一落千丈,
家人朋友的劝说她全都不当回事,
每天不是写情书就是在写诗。
让她产生危机感的是,
高考结束后袁钢顺利考入北大法律系,
虽然男友从未冷落过她,
但她还是很没有安全感。
来年她奋发图强再战高考,
可依旧名落孙山。
第三次备考她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但如今的时代,
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去卖酱油,
她真的配不上那么优秀的袁钢。
就在宋丹丹彷徨之际,
大院一起长大的发小张旗,
兴冲冲地拿来北京人艺的宣传单:
“北京人艺正在招生,你要不要去试试,
我真的觉得你可以的!”
她一脸茫然的听张旗介绍,
好一会才明白人艺究竟是做什么的。
两人东拼西凑才凑够两块钱报名费,
瞒着家里人偷偷报名。
来到剧院门口黑压压一片全是人,
拿到招生简章上面写招20个,
她一口气还没放松就看到只招5个女孩。
丝毫没有表演基础的她,
感觉自己根本没有希望,
父母察觉异常看出她的困境,
既然高考希望不大尝试其他方式也未尝不可。
父亲帮忙请到上戏毕业的朋友妹妹,
三催四请找来帮她突击训练,
纠正台词的抑扬顿挫,分析考试内容。
初试她完全不紧张,
在她看来希望渺茫也不会太过在意,
这种自然的状态反而顺利让她通过考试。
过关斩将来到三试,
蓝天野担任考官,
给她出的题目是:妈妈病危给爸爸打电话。
表演途中巧妙化解蓝天野出的难题,
演到最后她灵光一现加了一句台词:
“爸,你快…快来吧,
来的时候给我带…带两瓶酸奶!”
把现场的老师逗得捧腹大笑,
她的潜质被老师们看在眼里,
但形体条件有点勉强,
看着老师们审视的眼神,
她立马立下减肥的军令状。
1981年,
宋丹丹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训练班。
在高强度的表演训练外,
她还主动加练体能,吃饭也十分克制,
不过半年时间她就瘦身三十斤,
精致的五官展露出来,十分漂亮夺目。
她怀着对表演的崇拜来到学员班,
越学习越感觉这门功课十分高深。
找到真正喜欢的东西,她愿意为其奋斗努力,
从前不灵活的脑袋就像突然开了窍,
在学员班永远名列前茅,
宋丹丹的自信飞涨,胆子越来越大。
3年时间转瞬即逝,
她通过学员班的考核留在北京人艺,
正式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与此同时袁钢即将大学毕业,
距离没有让她的感情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一天她开开心心找男友来家里吃饭,
准备旁敲侧击一下结婚的事宜,
没想到顺手拿起袁钢的外套正要挂起来,
一本红彤彤的护照映入眼帘。
原来男友早有出国的打算,
背着她把一切准备齐全。
一盆冷水泼在她头上,
她直接摔筷子跑回房间。
宋丹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眼里只有爱情的女孩,
虽然不舍,但她无法容忍恋人的欺瞒和离开,
一份绝交信发给袁钢,恋人正式分手。
断绝情爱后她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上,
在话剧《红白喜事》中,
饰演爱上隔房少爷的小寡妇灵芝,
荣获文化部演出一等奖,
凭这一角色被市政府授予优秀演员奖。
首次参演电视剧,在《寻找回来的世界》中,
饰演重拾信心、发奋图强的宋小丽,
靠精湛的演技拿下电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
合作斯琴高娃主演电影《月牙儿》,
韩月容和母亲在动荡的民国艰难求生的故事,
整部电影悲情色彩极浓,
她把“韩月容”的情感变化演得活灵活现,
该片斩获萨莱诺国际电影节银质奖。
她获得的成就和奖励,
是剧院许多老人都从未感受过的,
铺天盖地的讽刺和挖苦大多来源于妒忌,
她通通不理会,故意说道:
“你们得习惯,我以后还会得更多奖。”
事业蒸蒸日上,
她游离在角色中心里却始终空落落的,
24岁的她渴望拥有一个爱人,
填补她生命里的空缺,
就这样她和一个男人相遇,
相识3个月他们就登记结婚,
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她遇到就紧紧抓住,
爱情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分开时也毫不犹豫,
爱情的火花很快便消失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
两人的婚姻仅维持一年。
办完离婚手续,他们一起看了场电影,
散伙饭上男人很认真的对她说:
“丹丹,和你结过婚我很幸福,从未后悔过,
我知道你以后一定会成名,
在将来的任何状况下,都不要提起我。”
这场婚姻就像一场梦,
幸运的是他们都给彼此留下最后的体面。
不久后,
宋丹丹在人艺排练话剧《纵火犯》时,
和副导演英达相识。
英达的父亲是翻译家、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
家学渊源,从小衣食无忧,
在北大读心理学时和第一任妻子相识,
毕业后一同前往美国读戏剧研究生,
分手后孤身一人回国发展。
两人年龄只相差49天,
同样刚结束失败的婚姻,
第一次见面便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没多久就熟络起来。
一个才华横溢,一个貌美如花,
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个人条件都十分相配,
在一次次排练中两人互生情愫,
很快从朋友转化成为恋人,
在紫禁城外许下一生一世的承诺。
恋爱两年后,
宋丹丹和英达正式登记结婚,
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结为夫妻。
结婚前她收到春晚的邀请,
原来是一连7个语言类节目被毙掉,
春晚的时长难以支撑,
导演连忙请来赵连甲帮忙,
写出《懒汉相亲》的剧本后女主演的人选成难题,
这才有了她被邀请的一幕。
向来自誉高雅的宋丹丹特别纠结,
看出她的嫌弃,导演火冒三丈:
“你知道多少人想上春晚吗?”
她便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第一次演这么接地气的角色,
她边看剧本边琢磨人物性格,
最大的难题是一口京普的她完全不像农村人。
正是排练前她仍得完成电影的拍摄工作,
倪萍看她整天愁眉苦脸的主动上前询问,
宋丹丹拉着她点了一桌烧烤,边吃边抱怨,
倪萍听到这个立马来劲:
“姐教你一招,学说我们山东普通话。”
顺利通过排练、审核、上台演出,
一句“俺叫魏淑芬,女,29岁,至今未婚”,
把宋丹丹送到全国家家户户,
她独特自然的喜剧效果成为春晚最大的爆点,
一夜成名,成为观众心里的开心果。
借着这股东风她再接再厉,
第二年央视元旦晚会上出演小品《超生游击队》,
以小品演员的身份被广大观众熟知。
事业突飞猛进,爱情也进入新的阶段,
参加完元旦晚会不久,
她生下和英达爱情的结晶。
英巴图的出生给夫妻俩的生活,
增添新的色彩的同时也激化很多矛盾。
英达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喜欢游戏人间,
宋丹丹出身不差但习惯自力更生,
生活中难免出现摩擦。
并且她在圈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英达还在苦苦寻觅合适的方向和位置,
事业的不对等埋下情绪的炸弹。
两次春晚的经历没能左右她的事业规划,
萧伯纳戏剧作品《芭巴拉少校》中她成为主演,
话剧《回归》中跨越年龄的限制,
凭借精彩演绎获得戏剧奖梅花奖。
1994年,
英达筹备情景喜剧《我爱我家》,
为支持丈夫工作,
宋丹丹不顾话剧要求的神秘感,
在其中饰演傅明的大儿媳妇,
大鼓书艺人和平。
这部剧开创国内情景喜剧的历史,
播出后收视率极高,
她和英达的婚姻也被观众们津津乐道。
可甜蜜之下早已破洞百出,
英达早在拍摄期间就和编剧梁欢亲密互动,
当着她和梁欢哥哥梁天的面眉来眼去。
他早已受够宋丹丹女强人的样子,
小鸟依人、善解人意的梁欢成了他的心头好。
可家教严格的英达不想成为过错方,
以工作为由的冷暴力开始向宋丹丹攻击。
她丝毫没有察觉,
丈夫事业迅速起步她为之骄傲。
她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担,
屋露偏逢连夜雨,公公英若诚突然生病,
她一边顾着年幼的巴图,一边用心护理英若诚,
还得抚慰双方父母的情绪。
明明红遍大江南北正是事业的关键期,
宋丹丹却义无反顾抛下一切选择家庭,
只勉强维持着剧院的工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生活的重担、工作的压力,
英达愈发冷漠的应付,把她压得喘不过气。
不断地输出却永远没有正面情绪的吸收,
她难以忍受终日的孤寂,
任性的放下妻子的身份,放肆爱一场。
重拾爱情的感觉再加上背叛婚姻的负罪感,
她果断给英达拨去电话:
“我有外遇了,我们离婚吧。”
对面几乎瞬间回答:“好吧。”
两人登记离婚后,
英达迫不及待和梁欢进入婚姻的殿堂,
一副郎情妾意的样子,
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让英达放飞自我,
在采访中大谈对婚姻和前妻的理解。
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
宋丹丹整日以泪洗面怀疑人生,
感觉自己是被整个社会抛弃的女人。
也许忘记一段失败的感情,
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新的恋爱。
七个月后,
她和赵玉吉认识28天便登记结婚,
赵玉吉和英达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温润如玉、浪漫贴心,
所有的举动都展现着:我爱你,
时不时给她写情书:
“妮儿,我能给你最大的浪漫,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将浪漫进行到底。”
丈夫的爱意给她最大的安全感,
对巴图也是当亲儿子一样疼爱。
反观英达专心疼爱小儿子英如镝,
在媒体面前“剥夺”巴图姓英的权利,
直到英若诚去世,都不让爷孙俩相见。
宋丹丹无比庆幸早已和英达离婚,
却也难以掩盖他对巴图的伤害,
幸好巴图在她和赵玉吉的教育下慢慢想开。
最能让英达无能怒吼的还是她事业的成功,
话剧奖金狮奖、白玉兰最佳女主等等大奖拿到手软,
《家有儿女》火遍各个年龄段,
超越《我爱我家》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陪伴着一代人的成长,
一个又一个角色让她走向艺术家的行列。
如今宋丹丹已经和赵玉吉相守25年,
巴图成为优秀的演员,早已结婚生子,
面对英达时隔多年的求和信号全然不理会。
她经历两段失败的婚姻后,
被赵玉吉宠成小公主,
近些年正式从人艺退休后迷上录制综艺,
全方位被大家看到真实的秉性,
宋丹丹无所畏惧,尽情开麦。
遭来许多网友的热议,直呼刺激,
一手造成压抑的节目氛围,
她也不知几分是真几分是节目效果。
心心念念在话剧舞台放光芒,
却阴差阳错成为喜剧女王,
宋丹丹一生坎坷却靠一身傲骨撑过艰难险阻,
不服输、敢拼敢闯的她终获成功。
爱情恰恰成为她思想的累赘,
在爱情中保持自我、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到晚年和昔日种种和解,
也和曾经卑微的自己和解,
希望她能在放飞自我的同时,
多听一听观众的意见,维持好来之不易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