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写了刘嘉玲,评论区对她有赞有贬,争议颇大。
这倒正是刘嘉玲的有意思之处,她就是嘚瑟傲娇到让一些人心生厌嫌的人,可也偏偏能驾驭很多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并且随着年纪越大,越散发出她独有的魅力。
来,我们继续看苏州妹子刘嘉玲的豪门进击史&影帝征服记。
第三章花瓶女的欲望
刘嘉玲的第一段恋爱颇有几分禁忌的味道。
她的好友林燕妮曾写过她和广告同行拍拖的过程,刘嘉玲恋上的,实则是有妇之夫。
据说,嘉玲一开始完全不知,100%投入,结果他却是有家室之人。后来三角关系闹得很大,大家都知道彼此存在,但刘嘉玲依然会在采访中高调地说:“我有人疼。”
现在忆起,刘嘉玲亦是感激——“我没有去面对,他有去面对。我很幸运第一个认识的男人是他,他教了我很多,当时我很害怕失去他,他把我照顾得很好。”
来源:南方都市报特约采访:林燕妮
而刘嘉玲后来面对大众坦然提起的“第一段恋情”,则是和许晋亨的。
这里应该说的是“观众熟知的第一个恋人”吧
刘嘉玲和许晋亨的相识很浪漫,许晋亨卸下贵公子的架子,为刘嘉玲换车胎,还弄得满头大汗、仪态尽失。
那次还是吴君如急call许晋亨来救场,刘嘉玲一开始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在一起。
当时,在香港女星的圈子里,“北姑”刘嘉玲是有独特魅力的。曾志伟曾经说过,刘嘉玲是“电影版的梅艳芳”,梅艳芳是台上的风华绝代,台下的豪爽汉子。但刘嘉玲不同,她的女人味道浓郁和直白,扑面而来,让人难以拒绝。
这和香港女孩干练独立的底色很不一样。
刘嘉玲的魅力确实也为她带来很多桃色香艳的新闻,从体育界到富商圈,身边总非常是热闹。
但另一边,她的移民身份也引来外界很多猜想,总有人觉得刘嘉玲不是纯粹做演员的,她最快速的上位方法是钓金龟婿。
后来许晋亨为了刘嘉玲搬离自家,和她在旧山顶道花园台同居,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牺牲。一时间,刘嘉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让人浮想联翩——“北姑”入主豪门?
1987年3月13日,刘嘉玲在记者招待会上被cue到结婚问题,刘嘉玲再一次直接得让所有人“o晒嘴”,她很爽快地告诉记者她即将和许晋亨举办婚礼。
这下可把许晋亨和他的父母吓到了,刘嘉玲还开始学煮饭、练花艺,屡屡释放贤妻良母的信号,事情越闹越像是真的。
后来许晋亨澄清两人并未订好婚期,“达成共识”的消息被打破。
拖呀拖,1988年4月5日,许晋亨终于在金域假日酒店的一次商务活动中,向传媒正式宣布与刘嘉玲的婚约取消,一切都结束。
当时一边倒的态度是,许家怎么看得上刘嘉玲“大陆妹”的身份。
刘嘉玲的做法和很多香港女星又很不一样,分开了也继续住在许晋亨的宅子里,并没有搬出去。林燕妮也曾经说过,这样的嘉玲难免给人一种赖着不走的感觉,真的不懂得处事。
但刘嘉玲的个性就是如此,她张扬得来还有世故圆滑的一面。
她有能耐在选择了梁朝伟后,前任现任都能友好相处。许晋亨和梁朝伟是好朋友,刘嘉玲自己跟许晋亨也一直关系很好,甚至跟许家父母也相处得没问题。
总归来说,“花瓶”是刘嘉玲走过的一个人生阶段:
明明有着上好的演艺机会,但角色始终不如绯闻精彩;
她对于豪门的深水关系也从来不回避,活成很多人眼中并不高级的“世故女”。
她现在会自嘲,那时候的刘嘉玲太年轻,也很嚣张。
但是,她也不否定那样的自己,她说“人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缺一步都不行。”
只是那时候的她确实处在瓶颈,就像一只一直在寻找着落脚之笼的金丝雀,没有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第四章逆袭的女神
最迷茫的时候,刘嘉玲会追着徐克说,好想演他特别擅长塑造的那些“倩女”,徐克给刘嘉玲的答案一直是“不适合的话还是不要勉强,等等看吧”。
等待的过程很漫长,刘嘉玲遇上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就是和和成龙大哥合作的《扭计杂牌军》,阵容很强大。但现场拍戏的氛围全是打,刘嘉玲不喜欢打,她找不到节奏,后来就抱着去凑个热闹,玩一下罢了的心态。
真正让她正视演戏的,是她的第二部电影作品《说谎的女人》。
她遇见了区丁平、张叔平和杜可风,他们对电影的标准都不一样了,要求和内容都让她觉得好新奇。刘嘉玲开始慢慢加入自己的表达,在角色中创作。
最重要的是,刘嘉玲开始理解自己骨子里是挺文艺的。
这部作品也让她第一次得到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那次之后,我觉得我是会演戏的,我有那个节奏感,对那个角色有敏感度,有幻想力。”
真正让刘嘉玲改头换面的是王家卫。
《说谎的女人》之后,王家卫注意到刘嘉玲,请她来拍摄《阿飞正传》。刚开始刘嘉玲挺激动的,张国荣、刘德华、梁朝伟、张学友、张曼玉,都是会演戏的人,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班底。
有一天大半夜的,王家卫突然通知去皇后餐厅试镜,刘嘉玲和其它五位演员都被弄得紧张兮兮,不明所以。
当时第一个被叫进去试镜的是张学友,这已经是王家卫导演心目中最淡定的演员了,另外五个演员就在车上对台词,大家都像在准备考试一样。
三个小时之后,张学友还没有出来,刘嘉玲和其它几个演员坐不住了,想去看个究竟。谁知道,张学友一直在拍吃意粉的画面,他已经吃了几十碟,满头大汗的样子,但王家卫还是一脸沉默。
后来,轮到刘嘉玲,王家卫在她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一个打火机和一包香烟,就说了句“你随便做点什么吧”。
刘嘉玲从来没有听过过这样的指令,她做了几个自认挺酷的动作之后,王家卫没有叫cut,刘嘉玲只能不断地尝试,整个现场一点声音都没有,所有人都屏息思考,只能听到摄影机嘶——的声音。
对于刘嘉玲来说,这很震撼,演戏竟然是这样的?
不过,《阿飞正传》里的咪咪,确实有了一种新鲜灼热的生动眼神,那是演员刘嘉玲被唤醒之后终于自由流转的风情。
刘嘉玲一直很感激王家卫对他的影响和改变,她觉得王家卫就是一个魔术师,他有他独到的方法,他可以把刘德华、张曼玉、张国荣、张学友这些以前的偶像油腻全部抹掉。
当然,提到刘嘉玲的演技巅峰还有一部绕不开的作品,那就是《海上花》。
她的周双珠和李嘉欣饰演的黄翠凤,都是在感情面前非常通透的女人,相比之下,周双珠显得更加低调,这和原本精明刚烈的刘嘉玲反差很大,但刘嘉玲的演绎非常到位。
真正在银幕上开始展现魄力的,还有《自梳》里的“玉环”,她把一个利索有胆识的女人表现出来,大家也能隔着屏幕感受到了她内心的赤诚。
但刘嘉玲确实是接了太多烂片,稀释了她的演技。在那些对的角色上,刘嘉玲还确实是一抹惊艳的红。
只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生活还给刘嘉玲编了一个hard模式的剧本。
1990年4月25日,刘嘉玲在尖沙咀的“topten”酒廊和朋友聚会后独自驾车离开,当她准备前往苗侨伟和戚美珍的住所继续happy时,被四个绑匪掳走。
两个钟头后,大约凌晨5时40分,警方接到刘嘉玲报案,表示她人在天光道和合一路交界处,梁朝伟于是驱车前往与警方一起把刘嘉玲接到苗家。随后大批记者也闻风赶到。
刘嘉玲吓得都不敢哭,曾志伟回忆她的脸色非常难看,口供中提到绑匪对她只是“口花花”,目的只是钱财,没有进一步的伤害和侵犯。
一个当红女演员堂而皇之被掳,迅速挑起了香港社会的敏感神经。1990年是香港黑社会最猖獗的年代,彼时很多黑道人物都开电影公司洗钱。据说叶子楣就曾被迫在电影里全裸演出,否则就将其毁容。
12年之后,也就是2002年底,香港《东X刊》刊登了一位不知名女性的裸照,照片上的女性全身赤裸,头发凌乱,身上还有淤青,低垂着头,表情非常屈辱,旋即掀起“裸照风波”。
刘嘉玲站出来公开承认,照片女主角是她,一时间所有人将时间拉回12年前凌晨发生的绑架案,刘嘉玲的裸照正是在那时候被绑匪强行拍摄的。
据当时报纸刊载,提供裸照的绑匪宣称手上还握有“刘嘉玲被强暴实录”。
面对各种猜想和恶言,刘嘉玲选择站在抗议《东周刊》刊登女星在强迫下拍摄的裸照的游行现场,她对所有人说出了:“我比我想像中更加坚强。”
当时,娱乐圈也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受害人刘嘉玲这一边。近百位明星举着“天地不容”的大牌子走上街头,梁朝伟、谢霆锋、曾志伟、张柏芝、梅艳芳等人,边游行边焚烧《东X刊》,发誓要把这块“黑铁”踩得粉碎。
“东周事件”最后演变成娱乐圈的一次“集体自卫”,以及全港关于传媒道德底线的讨论。
那时的刘嘉玲,把自己关在家里,她常和自己对话,媒体的二次曝光确实让她受到伤害。
而最让刘嘉玲难过的是,妈妈在家强迫症似地做着家务,一句话也不说,压抑无处宣泄。“那时候,我觉得我们是被遗弃的,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徒劳的。”
外乡人终究是任人宰割的飘零燕。
期间,林青霞曾写过一封信给刘嘉玲,她写到“接受、面对、处理、放下”,这在刘嘉玲身上起到了一种致命的救赎作用。
插播一句,刘嘉玲曾说过,她很喜欢和成功人士做朋友,比如林青霞、蔡依珊、孙芸芸、何超琼、王菲、那英....半壁娱乐圈、名媛圈都是她的好朋友,她也确实在朋友中得到了很多快乐和帮助。
当年刘嘉玲和郭台铭的同台后频频传出的绯闻,就是发生在她参加连胜文和蔡依珊的婚礼之后。
慢慢地,刘嘉玲在经历和时间中吞下了这一切,她可以非常冷静平淡地还原事件的过程——
“因为没有接拍《省港奇兵》这部电影,刘嘉玲就变成幕后黑手用来杀鸡儆猴的女星,警告所有演艺圈的同行,如果你不拍某某某的电影,那下场就和刘嘉玲一样。”
刘嘉玲甚至连这些人也一同感谢——“因为那件事情,我反而长大了,豁然开朗,现在无论放我在任何地方,我都可以活下来,而且现在这个社会认同我了,很多事情都是有两面的。所有事情我都全部原谅,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开心。”
这件事情之后,刘嘉玲的面相也在发生变化,她的神态开始显出一种超然的霸气和对人生自成一体的掌控感,真的是气场全开。
徐克终于向刘嘉玲投来橄榄枝,他和施南生一致认为,刘嘉玲是华语女演员中最适合出演武则天的女演员。
最后刘嘉玲也确实凭《狄仁杰通天帝国》里的武则天一角,摘得了她等待已久的首个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桂冠。
也有人觉得这是金像奖给她欠了多年的影后一个“弥补奖”,因为武则天戏份不算多
她的经历终于帮她找到表演的头绪和走出瓶颈的出口。
所以她说过:“刘嘉玲才是我这一生最成功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