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朱熹最有名的五首诗共68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朱熹最有名的五首诗吧!精选68好句内容如下:
朱熹最有名的五首诗
1、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鹧鸪天》
2、宋代的文人也许都有和尚朋友,最著名的可能就是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文坛上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充分反映,在宋代佛教是相当流行的,与儒、道并行不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高于儒教,后来朱熹才要花大力气去抑佛立儒。
3、三月下旬,考生们终于等来了放榜的日子。一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没考中的就早早打道回府。朱熹等榜上有名者,就准备殿试吧。
4、 在回文茶诗中,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张奕光的《梅》:
5、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
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7、会试如期举行,朱熹场场得心应手、早早离场。最后一场考完,朱熹很早就走出了考院,在考院里关了几天,朱熹的心早就飞往临安古刹。
8、 朱熹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不取不义之财。他办了很多书院,却没有为自己置办任何产业,也没有为家人谋取任何私利。据史料记载,朱熹晚年,生活比较清贫,“其斋舍无以避风雨”。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朱熹对他人惠赠的财物,只要是于法有碍,一概以礼谢绝,绝不收受。
9、《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纳湖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东渚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咏归桥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
10、【朱熹最有名的五首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2、《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
13、 朱熹一再上奏折要弹劾唐仲友,即使明明知道唐仲友是当朝宰相的亲戚。朱熹遇到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是毫不手软的,他一连上了七道奏折来弹劾这个唐仲友,这个(案件)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这说明朱熹的清廉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且表现在他对社会风气的治理,对贪官污吏的(惩处)毫不手软。
14、晏殊的荣华富贵,有命运的垂青,更多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面对这种富贵奢华,晏殊也是冷静的,欢聚的时候有多么喜悦热闹,分开后就意味着多么孤单冷清;相聚时有多么深情,分开时就意味着有多么思念。这是多么透彻的领悟啊,这是多么深刻的哲理。
15、晏殊的一生,是太平的一生,晏殊终其一生不曾遇见过家国混乱,他所处的时期正是宋朝国泰民安、政局稳定、太平盛世之时。
16、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17、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18、举坐且停酒,听我歌远游。
19、 红簾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
20、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21、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22、会试成绩如何,朱熹一点都不担心,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19岁的年龄,考不中进士可以再来吗?而西湖的风月是不能错过的。
2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24、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25、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26、《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
27、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
28、因为这句诗把春天描绘得既准确又形象,后来成了人们经常引用的名言,成语“万紫千红”也由此而来。
29、刚接触禅学不久的朱熹,很快就对禅学入迷。估计那时朱熹已把二程理学放在一边,以至像一个佛家弟子一样,随身的书箧中只放一本《大慧语录》,轻轻松松地上京赶考去了。
30、愿子驰坚车,躐险摧其刚。
31、《忆秦娥·梅花发》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32、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33、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34、充实他的理学殿堂,使得他的理学思想体系更为细致、严密和完整。
35、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
36、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
37、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38、绍兴十八年(1148年)二月,还沉浸在新婚喜悦中的朱熹,准备出发了,他要前往临安参加国家会试。
39、四月三日,宋高宗在集英殿亲自主持了殿试,朱熹等三百三十名举子参加了殿试。
40、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41、 八百多年风雨侵蚀,朱子社仓屹立在武夷的青山秀水间,屹立在千千万万勤劳淳朴的百姓心中。圣贤朱熹虽已远去,但其一心为民,清廉为官的品德,正如五夫的莲花,经久不衰,越开越盛!
4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4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44、《南乡子·落日照楼船》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45、山后本是清静地,奈何俗人一身愁。
46、 朱熹长期生活在农村,深知民众疾苦,从小心中就蕴藏着帮贫救困、忧世恤民的思想。他虽然辗转多处为官,但每到一处,重农桑,兴水利,正经界,轻赋敛,惩贪官,治豪强。
47、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48、 朱子不但没有怪罪女儿,朱子反而非常高兴,而且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这么说的,“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人。”写了这样一首诗表扬他的女儿,就是说葱汤麦饭是太可口了,只要能够疗饥,能够吃饱,我就很满足了,你要想到还有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呢,朱子就是这样一种胸怀,他的勤俭在当时是有名的。
49、 1182年7月,朱熹到台州巡视灾情。接到反映知府唐仲友为官不正的举报后,朱熹决定对唐仲友进行调查,查明了其在台州知府任上存在违法收税、贪污官钱、伪造钱币等多项违法乱纪行为。
50、郦波《唐诗十八讲》0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上)
51、《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52、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53、钱穆先生在《朱子新学案》中评价朱熹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54、 朱熹建立了义仓制度,义仓制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丰年丰收的时候,政府用很低的价格把粮食收购进来,储藏在仓库里面,到了灾荒老百姓没有饭吃的时候,用更低的价格甚至免费把粮食赈济给灾民,让灾民度过饥荒,然后再恢复生产,这个义仓制度、义仓到现在都还保存着,这也是朱子当年为老百姓做的一件善事、一件好事。
55、春雨昼连夜,春江冷欲冰。清愁殊浩荡,莫景剧飞腾。身是归休客,心如入定僧。西园曾到不,要学仲舒能。
56、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57、 朱熹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振举书院建设,广注典籍,于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的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58、 朱熹14岁到五夫投奔父亲的好友刘子羽,并从学于五夫的刘子翚、胡宪、刘勉之等先贤名士。从小受先贤教诲,朱熹特别重德修身。他认为读“圣书”可以修德,识礼义可以养气。人因读书而美丽,人因识礼而高雅。对于有德之人,朱熹格外敬重。陆游、辛弃疾等人与朱熹成莫逆之交。甚至朱熹跟一些与自己论点相左的人也成了好友。
59、悲风来远壑,执手空徊徨。
60、迄今收录辛弃疾诗歌最全的当数北京大学编辑出版的《全宋诗》,共收录辛诗 145 首。辛弃疾诗歌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题材内容也称得上十分广泛,辛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题材内容:第闲适诗淳熙八年(1181),深受猜忌和排挤的辛弃疾即被弹劾落职,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开始了漫长的赋闲生涯。长期闲居乡野的平静生活,让辛弃疾满腔的国忧己愁也不得不沉寂下来,进而去反思一生为之劳碌奔波的功名事业,反思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儒家精神,更尝试参透佛家和道家的哲理来抚慰自己的心灵。他将这些思考写进诗里,同时又不惜笔墨地记录其生活居所的点点滴滴,以及读书运思的万般感慨。
61、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62、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63、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64、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意含蓄别致的寻芳诗诵读一遍吧!
65、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66、 轻烟黛锁双眉恨,背镜情无准。
67、晏殊的一生,是富贵的一生,欧阳修说他“富贵悠游五十年”人间所有的富贵,晏殊都曾经拥有。
68、一息尚存,此志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