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夫妻双方都控诉对方家暴自己的官司,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当事人双方分别是好莱坞殿堂级巨星、《加勒比海盗》系列主演约翰尼·德普,《海王》中惊艳四座的海后艾梅柏·希尔德。
没错,他们曾是夫妻。
曾经人人称羡,如今对簿公堂
这场官司引人注目的另一个原因,是开庭当日,前来参与作证、接受询问的阵容堪比一场“小奥斯卡”。包括曾出演《复仇者联盟》的“幻视”保罗·贝坦尼(PaulBettany)、出演《蜘蛛侠》、《猩球崛起》的詹姆斯·弗兰科(JamesFranco)、特斯拉(TESLA)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他是艾梅伯的前男友)、《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歌手杰克·怀特(JackWhite)等等……
法官:好家伙,洒家这辈子值了
今天表达学堂想跟大家分享的,不是法律条文、证据检查。
而是这场官司里,值得我们思考、学习的5句话。
01
被妻子指控酒精上瘾、虐待家人的德普,在法庭上笑着说出这句话。
“如果我的酒瘾曾让我伤害任何人,那个人只会是我。在我的一生中,我只虐待过我自己。”
他可能以为自己是在开玩笑,但其实这句话本身就足够让人心碎。
亲密关系中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用惩罚自己,来回应外界的压力。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吵架的时候用拳头砸墙、有人在情绪激动之际甚至扇自己耳光。
他们以为,如果我伤害自己,我就既能发泄情绪,又不会受人指摘。
反正我不怕疼。
但当你这么想的时候,致命伤,其实已经出现在看不到的地方了。
还有什么比自己都不爱自己,更伤害自己的呢?
所以不要说什么“我只伤害我自己”这种话,这一点都不酷。
很多说这种话的人,其实是期待有个人可以拉住他的手,告诉他:
“当你伤害你自己的时候,疼的不止是你。让我们一起面对问题吧!”
02
这是希尔德和德普,在2015年进行婚姻心理治疗时的一段录音。
这话现在看起来很不讲道理——你都拿东西砸我了,还要我哄你?
但其实,这是很多人在争吵时都会出现的荒谬。
明明心里想的是“我很无助,我很难过,我就是想要你哄哄我”,嘴里说的却是“滚出去”,手上的动作则是扔东西……
矛盾的背后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因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脆弱,于是用高涨的攻击性来掩盖。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自己清醒的时候,换个角色问自己:
“如果对方表现得很脆弱,我会嘲笑他吗?还是我会心疼他、安慰他呢?如果我能做到这件事,为什么当我陷入情绪的时候,我不愿意相信他也可以为我做这件事呢?”
——人呐,有时候太过信任自己,而忘了信任身边人。
03
这句话来自同一段录音。当德普恳求对方不要再用肢体暴力解决问题的时候,希尔德不耐烦地抛出了这些表达。
在席瑞的《亲密关系沟通课》的情绪章节的最后,有专门提到正常沟通和PUA的两个关键标准。
对照这两条标准,希尔德的这段话,显然有PUA的嫌疑。
一方面,她直接“摆烂”:强调人都有失去理智的时候,这时候我做出什么都不是我的错,把改善状况的责任完全抛给对方;另一方面,她将对方的请求贬低为“像个婴儿一样叽叽歪歪”。
换言之,我没错,你全错,如果德普想好好过下去,就必须自行妥协来适应她的做法,无论那是对是错。
有时候,我们身边有些人说话也可能或多或少有这种习惯,这时候如果你感觉到不适,千万要及时提醒对方:你这样说,让我有被PUA的感觉,你愿意听一听我的感受吗?
04
在庭审中,德普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当指控出现的那一秒,指控我十恶不赦、家暴酗酒、突然在50多岁开始殴打女人——从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完了。不管庭审结果如何,对我造成的这些影响,都将伴随我的余生。”
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此事最初在社交网站上发酵,德普马上就因为“家暴”、“酗酒”的名声,被《加勒比海盗Ⅵ》剧组开除,失去了他最爱的角色;后来也被请出《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无法再继续出演人气角色格林德沃。
无论庭审结果如何,这些都已经是无可挽回的既定事实了。
在传播学中,一则消息的传播性,与它的真实性几乎没有关系,而单纯看它是否足够吸引人。
当一百万个人说“德普家暴了”,另外一百万人为他申辩说“德普没有家暴”,只要上了热搜,剩下的10亿路人的脑海中只会记住一件事情:“德普”和“家暴”有关。
就像《盗梦空间》里那个经典的案例:当你听到我说不要想象一头大象的时候,你无法阻止自己的脑中出现一头大象。
众人散去后,没有人在意你是否真吃了两碗粉。
05
如果我告诉你,德普不仅酗酒,还有更糟糕、中国人绝不能接受的恶习呢?
如果我进一步告诉你,曾经有录像显示,德普曾经像个神经质一样,深夜戴着墨镜和牛仔帽,在家里大肆破坏,摔碎各种东西呢?
是不是…感觉又不一样?
事实上,这次事件线索繁多,如果要完全理清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但越是这种复杂事件,公众往往容易相信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并加以追随。
——因为人类的大脑,总是想要偷懒。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的理论,理性脑(系统Ⅰ)是很累人的,我们大部分时候都会使用感性脑(系统Ⅱ)遵照直觉给出判断。
因此,这篇文章只需要挑选出相对有利于德普、而不利于希尔德的4句话,再照箭画靶地加以分析,就很容易营造出事件已然尘埃落定的印象。
所以,即使在这次庭审直播过后,现在网络舆论的确逐渐倒向了德普,我也建议居然有耐心读到这里的你,不要在心中轻易下结论。
毕竟那些曾经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声讨德普将他钉上耻辱架的网民,也并非不讲道理,而只是纵容了心中的这份轻易。
本文作者,与各位共勉。
过去六年间,你对德普希尔德离婚案有过哪些反转认识?
在亲密关系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窒息经历?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分享。
-END-
撰文|000
编辑|一晴
审核|三永
“关注表达学堂,
收获和思辨、表达有关的一切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