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电视剧,不到播出的那一刻,你都不敢确定它叫什么。”近期,面对多部电视剧集体改名,不少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
前有《凰权•弈天下》更名为《天盛长歌》,如今有《巨匠》改名为《筑梦情缘》,还有刚刚宣布定档的《白发王妃》改名《白发》,以及尚未确定播出时间和平台的《艳势番之新青年》也改名为《热血传奇》……电视剧改名变成“时尚”了吗?
1.集体“改名换姓”为哪般?
早在2016年,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经过备案审核公示的剧名,不宜随意变更……如确有需要变更剧名的,须在完成片审查环节,经省局或总局完成内容审查后,在确保导向正确、内容与片名一致的前提下按程序履行变更手续”。尽管剧集改名的手续错综复杂,但依然还是有众多“不嫌麻烦”的电视剧走在了改名这条路上。
从上述电视剧更名片单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已播、在播或者待播的电视剧,古装剧都是改名的“重灾区”。
以古装剧中已经播出的电视剧《天盛长歌》和待播作品《江山故人》来说,两部作品的更名过程都一波三折:《天盛长歌》由女性视角小说《凰权》改编,因男主角陈坤加入而改名为《凰权•弈天下》,之后又变更为《天盛长歌》;《江山故人》改编自小说《帝王业》,章子怡加盟之后改为《帝凰业》,如今更改为了《江山故人》。
当然,电视剧改名还有一种情况就在于IP改编热的现象。如今很多电视剧都是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可原著小说为网络文学的特点就使得它的名字常常只考虑网感,无法传达出有效的信息。编剧余飞曾直言:“这些剧的取名不是为了让你看懂这个戏是讲什么,它只是想传达给你某种气质,这种气质来自于网络小说,很多时候它就是一种广告。”不过,好在这种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艳势番之新青年》改为《热血传奇》就是如此,这个名字虽然摆脱不了“陈旧”“无特色”的标签,但至少能清晰地传达出剧集的有效信息了。
当然,古装剧之外,现代剧改名则显得更为简单点了,一方面是更名为《生逢灿烂的日子》的《北京人在北京》,改名不仅淡化了北京的地域色彩,还避免了与琉玄所著小说《北京人在北京》撞名;另一方面则主要在于其突出正能量元素的需求,如《我在北京等你》《资深少女的幸福生活》和《渴望生活》相比改名前的“在纽约”“初恋”“欲望”等词,传递出更为正能量的情绪,同时也更加突出现实主义的一面。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影响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无论是古装剧还是现代剧,“蹭热度”都大行其道。曾打造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团队,新作原名为《宸汐缘》,如今却改名为《三生三世宸汐缘》了。其实,两部作品除了幕后主创团队一样之外,毫无关联之处,但名字却已经被包装为“姐妹篇”了。
某种程度而言,剧名是电视剧的脸面,也是窗口,尤其是好的剧名,更是能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引发观看兴趣。不过纵观市面上已播出以及正在播出的影视剧,要想做好“锦上添花”这件事,改名绝对是一门学问。
2.被剧名“耽误”的电视剧
早前有网友针对电视剧改名形象地总结了一个怪象:“有的电视剧拍摄时一个名字,播出时换一个名字;地面频道时一个名字,卫视上星时又一个名字;原著一个名字,剧集另外一个名字……”
谈及此,就不禁联想到被换来换去的名字“耽误”的电视剧了。其实,这个问题细分下,要从两种情况说起:一种剧集质量未知时,原本“高大上”的剧名,忽然变得平平无奇了;还有一种就是剧集内容本身质量上佳,但是剧名不够亮眼,反而影响了其后续的传播。
说到前者这种情况,就不得不提到近期正在播出的《筑梦情缘》。这部被众多“幂粉”期待的转型之作,原本拥有着极其有格调的名字,甚至还引发了众多“非幂粉”(比如作者)的期待。但播出前十天,当剧名换成《筑梦情缘》时,说实话,打开它来看的想法几乎为零。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本身质量过硬的电视剧,却在最初因为剧名,无人有打开的欲望。这就不得不提到凭借《我家那闺女》翻红的焦俊艳。
《我家那闺女》播出后,好多网友因为“粉”上了焦俊艳本人,才开始去关注此前她曾主演的电视剧,结果意外发现了她主演的《遇见王沥川》这部良心剧。
如今豆瓣评分依然保持在8.6的《遇见王沥川》,其实称得上是国产言情剧中的佼佼者。相比如今这个名字,显然原著名《沥川往事》显得更加“有深意”一点。豆瓣某网友说到,“看名字以为是年代剧,郭襄一见杨过误终生那种的;看简介,以为是讲农村务工青年进城奋斗的;看电视剧,艾玛,这女主好讨厌,而且要有多蠢才能看不出对方的身份,不过熬过第一集,好像就好看了,就像肉丝遇见了杰克,天雷勾地
从豆瓣豆列#那些年被片名耽误了的好电影#就可同比感知,剧名对一部电视剧的影响有多大。电视剧的改名应该更加谨慎,在突出“传递正能量”,考虑到各个影响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失掉剧集的特色。
3.剧名优秀,“门脸担当”也就有了
所有的改名都处于一种“失败”的传播效果之中吗?并不是。
就像上述内容所说的,姑且不论该电视剧的质量如何,剧名是什么,直接影响着观众的第一印象。尤其是对于原本内容就非常优势的电视剧而言,改名不谨慎,直接就影响了其后续的传播度。而改名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电视剧的传播效果。
2018年年末和2019年年初,“正午阳光”成为了荧屏上的热议词,而这和其制作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大江大河》有着莫大关系。
《大江大河》原名为《大江东去》,改名之后应该是有两个方面寓意:一方面是此前已有名为《大江东去》的电视剧;而另一方面就像微博网友@木头在哪所说的:
显然,对比原著名字,《大江大河》这个剧名更大气一些。
而另一部电视剧《庶女•明兰传》改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显得更为简单易理解。剧名一方面取自“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的一句经典宋词名句,展现了剧集内容宋朝、女性题材的特点;另一方面,观众也对其十分熟悉,古香古色,十分讨巧。还有此前引发了热议的《猎毒人》原名为《绝不放手》。改名之后,这个剧名显然更加贴近剧情,同时“猎毒”也清晰明了的传达了“缉毒”的这一关键词。还有未来即将播出的《有匪》改为《有翡》,取谐音的方法即规避了敏感词,又能最大程度利用原IP的影响力,也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在剧名愈发不拘一格的当下,追求成为“不一样的风景”是所有制作团队的目标,但改剧名并不容易,其背后折射的是市场、观众、审美等多种因素的变迁。最关键是的是,剧集改名成功的一大关键在于主创团队对于内容、题材、细节的制作和把控已经做到了一流。也只有这样,剧名方能成为影响剧集后续传播中“锦上添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