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什么都需要流量的时代,你很难想象,一部商业大片竟然有这么大的勇气和魄力,将资金与精力的重心都放在了电影本身的制作上。
更难得的是,电影还未上映,就聚集众人期待,被许多人奉为今年最想看的影片。
没错,局长说的就是,将于7月5日上映的,《老炮儿》导演管虎最新执导的商业战争大片《八佰》。
不用流量明星导演亲当“监工”,18个月1:1还原战场
《八佰》的故事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彼时,这场抗日战争中日双方的首次大型交锋已持续近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奉命死守最后的防线——四行仓库。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谢晋元对外宣称有800人,这便是“八百壮士”的由来。
很显然,《八佰》是一部群像电影。看公布的演员阵容,张译、王千源、姜武、黄志忠等老戏骨赫然在前,挑起大梁。还有阮经天、姚晨、欧豪、郑恺、魏晨等年轻一辈的演员也参与其中,共同构筑了一幅壮烈的群像英雄图景。
而《八佰》的演员,更没有当下影视作品常常争论不休的番位之说,“哪有番位!只有番号!”、“《八佰》视为代号,它应该不是一群人的故事、它应该和一个民族有关!”
这样的话,才是身为电影人该说的话!
一开始局长就说《八佰》把钱全花在了制作上,到底怎么个花法,我们来见点真章。
《八佰》剧组从开始筹备算起,共经过了499天,
上百个日夜的光影筑梦,他们到底做到了什么,在电影发布的大制作预告里,我们可窥一斑。
管虎《八佰》幕后特辑,烧300公斤烟油重现残酷战场
即便战争遗址还保留完好,80年前,中日激战的上海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为了还原场景,《八佰》在拍摄基地占地两百亩,耗费了十八个月,从无到有完成了68栋建筑、20多万平方米的搭建,立面搭建将近七八十万平米,1:1还原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实景,还人工开凿出了一条200米的“苏州河”!
导演管虎和主创甚至还化身成了“监工”,每天在太阳下汗流浃背。结果就是,他们一起为这部电影建了一座“城”。
美术指导林木说:“真正呈现到最后一个镜头,已经一切都变成真的了。”
400跟组演员“魔鬼”军事训练
除了场景的真实还原,电影中人物的真实感才是更为核心的部分。为达到人物的真实还原,《八佰》剧组在早期筹备时就开启了上千人规模的型态演员招募工作。
管虎对招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东方巴黎,所以招募的型态演员需要具有那个时代的气质”,即使这些形态演员大多只是在苏州河南岸租界区作画面“背景板”,但他们肢体形态中自然呈现的年代感,会迅速将观众拉回到那个时代,“要找真心实意并有冲动完成这件事的人”。
而对于守卫四行仓库的士兵们,管虎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少林寺武僧团与专业表演院校选拔加盟,400名跟组演员在电影开拍前进行了历时7个月的军事训练。
《八佰》的军事教官臧雷,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曾任老山主攻营营长,是真正上过战场的军人,要求每一个演士兵的演员,哪怕是群众演员,都必须把自己练成一个兵。
场景有了,人物也有了,战争电影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战争场面的还原。为了真实呈现血肉横飞的残酷抗日战场,整部电影用了足达300颗的照明弹,共烧掉了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的旧报纸,设置的地面子弹点达5万个,一个镜头就得六七百个子弹点,数量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的总和!最终,我们才得以看到了预告片里,那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力求真实精确到每1秒,亚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商业电影
而对于影片中的细节,管虎导演及主创们更是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电影中出现的每一身军装、每一顶钢盔、每一柄枪甚至每一个弹匣都力求准确。
比如日军的昭五式军服,90式钢盔,还原度很高。
又比zb26捷克式轻机枪。
还有那时的少年兵。
如果不是《八佰》,我甚至都不知道这场战斗还有少年兵的存在。
(真实的少年兵)
剧组花了大量时间去研读资料了解史实,用精确到每一秒的诚意,致敬82年前的舍身取义的民族英雄。
说《八佰》是一部从”历史堆里挖出来“的电影,毫不夸张。
就算这样,还不算完。
管虎还考虑到了观众最后看到的视觉效果。
因为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全球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奇观,当时上海的公共租界只与四行仓库相隔了一条苏州河。也就是说,战争与和平被50米宽的苏州河隔开,这场战斗就像是在全球“直播”一样,每一步进展,都被对岸的民众和全世界媒体尽收眼底。
这一特点,对于影片拍摄来说,可谓是极大的挑战。首先要还原租界歌舞升平的繁华,其次“围观”属性意味着镜头需要从一岸可以遥望到100米外的对岸。
影片摄影指导曹郁在片场架设了2400多台灯来配合不同的镜头,还专门全程使用了IMAX摄影机拍摄,只为能达到直逼人眼的成像效果,去饱满呈现《八佰》故事,带给观众最好的观影体验。
要知道,目前全世界此前也就《复联3》、《复联4》有此制作,《八佰》成为亚洲第1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
这样用心的付出,影片最终的效果必定不会让人失望。
在《八佰》已曝光的预告片里,一面是血肉模糊、残垣狼烟焦土孤楼的“地狱”,一面则是歌舞升平、霓虹璀璨的“天堂”;从高处重重摔入水中的士兵,真实临场感的肉搏战……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局长一直认为,“坚持真实,是件既正确又困难的事”。管虎对《八佰》最大的要求,正是真实二字,甚至要求“旗袍上的扣子都要有当年的质感”。
《八佰》一部留得下来的战争电影
如果说,力求真实是管虎对电影品质的把握,那么,力求真实的背后,是管虎和整个《八佰》团队,对80余年前这段血的历史的追溯和英烈的致敬。
其实,影像叙事相较于文字阅读而言,门槛较低,愿意通过拍摄电影去传承历史,是电影人本身历史责任感的体现。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而礼赞英雄应该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
管虎在制作视频里说:“自认为是有责任做这件事的,拍一个留的下来的战争电影”。
“有话语权的时候,就该有点责任感吧。”
很庆幸,中国还有这样又担当的导演。
我们期待更多像《八佰》这样怀揣初心的“电影清流”。
至此,局长其实已不必再赘述太多。
最后,借管虎导演的一句话“我真切希望大家能够在7月5号走进电影院,去感受我们的抗战英雄的这段血腥与感动同在、牺牲与荣耀并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