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
一部《琅琊榜》,可谓是火遍了大江南北。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华计谋冠绝天下,以病弱之躯智斗奸侫,扶持新君,终将昔日冤案昭雪天下,精彩剧情令诸多看客大呼过瘾。
梅长苏
时隔两年,《琅琊榜》第二部《风起长林》也跟大家见面了,第二部讲述的是萧景琰之后的朝代的故事,虽然时间不是很久远,但也仅有四个第一部中的人物出现在第二部当中。
第一个就是琅琊阁主蔺晨,第二个是宁王萧景亭,第三个就是第一部中最后出现的小皇子也是第二部中的梁帝,最后一个可以说是第二部剧中的灵魂人物,他就是长林王萧庭生。
萧庭生
罪奴出身,幸得恩师解救指点
看过第一部的小伙伴都知道,庭生是祁王萧景禹的遗腹子。当年赤焰一案,祁王被赐毒酒自尽,王府上下皆惨遭株连,幸好纪王爷出手相助,替庭生改换了身份,这才保住了性命,从小就在掖幽庭中成为了罪奴。
掖幽庭的那段日子可以说是庭生最悲惨的时候,每天有干不完的活,挨不完的打。这使得庭生内心一度产生了极大的怨愤。
从小便仰慕皇长兄的靖王萧景琰无意中得知了庭生的身份,便时不时地照顾庭生,让他少受一点折磨。可即便如此,靖王也没有办法帮助庭生摆脱罪奴的身份,直到梅长苏的出现。
梅长苏第一次看见庭生,恰好碰到靖王在维护他,三言两语,聪明绝顶的梅长苏就已经大概确定了庭生的身份,并表示过两天要把他接出来,教他读书。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表示不可思议,因为大梁历来法度森严,掖幽庭里的罪奴,除非皇帝特许,否则是不可能会被赦免的,而大梁皇帝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给这些下人求情,所以梅长苏这句话在别人眼里是不可能办到的。
但梅长苏确实做到了,当时朝廷正在为霓凰郡主比武招亲选驸马,北燕国的百里奇武艺高强,众多大梁子弟都不是其对手,梅长苏却说百里奇虽然武功高强,练功的路数却不对,只要找准破绽,几个毫无习武根基的小孩子配合剑阵就能将其打败。
掖幽庭里的庭生和其他两个孩子幸运地被选中了,并且由梅长苏亲自指导修习剑阵,竟然真的打败了百里奇。皇帝圣心大悦,当即赦免了三个孩子罪奴的身份。
就这样,梅长苏兑现了他的承诺,庭生真的被解救出来了,和其他两个孩子一起进了靖王府,暗中扶持靖王的梅长苏就成了庭生的老师,教他读书识字,传授圣贤做人的道理,慢慢的消除他心中的怨恨。
庭生毕竟是祁王的后人,天生聪慧,再加上勤奋好学,进步得很快。
辅佐两代明君,备受信任
赤焰案昭雪以后,当年所有受牵连的人全部得到了平反,恢复了身份,却唯独庭生的身份没有被公开,甚至连庭生自己都不知道。因为皇室血脉核查严准,没有出生时的金匮玉碟,龙印宝册,他没有可能会被恢复皇室子弟的身份。
而靖王不想庭生如此的人才被埋没,于是收了庭生为义子。靖王登基成了皇帝,整编了北境的军队,起名长林军。庭生便从此在长林军中历练,一步步地成长为长林军的主帅,并得皇帝封赐长林王。
长林王萧庭生
萧景琰对萧庭生可谓是非常的信任,不仅封萧庭生为七珠亲王,而且把自己登基之前的靖王府也给了他作为长林王府。
由于父辈的关系,萧庭生和梁帝的关系非常的好,即使两人后来成为了君臣的关系,梁帝也是无条件地信服他的这位王兄。边境军事,梁帝仅凭萧庭生的判断就赐兵符给他,让他随意调动大军。朝廷的军政要务,梁帝也是看过之后必给长林王府抄送一份,对于萧庭生给出的意见,梁帝即便有不同的想法,也还是会照准。长此以往,长林王萧庭生便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重臣。
自古帝王命短,梁帝也不例外,在临终前,梁帝始终放心不下自己的这位王兄,因为他知道,长林王已然功高震主,自己一旦撒手而去,以萧庭生的心性,必定是会吃亏的,所以他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决定,临终托孤,将自己年幼的太子托付给了萧庭生,这样一来,长林王就成了辅政的重臣,其地位也就没有人可以撼动了,这足以说明两个人的情义真的是非常的深厚。
家庭和睦,父慈子孝
萧庭生一共两个儿子,大儿子萧平章并不是他亲生的,而是结拜大哥路原的孩子,路原因为犯了错畏罪自杀,留下了一个五岁的孩子,就由长林王收养。
萧平章从小在萧庭生身边长大,长大后更是被立为了长林王府的世子,而他本人也没有辜负父王的期望,身为长林的副帅,骁勇善战,运筹帷幄,各项军政要务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也没有因此产生怨恨,反而是更加的孝顺。最后面对弟弟和父王双双遇险的两难局面,毅然决定牺牲自己,最终英年早逝。
小儿子萧平旌则是从小受教于琅琊阁,或许是受蔺晨的影响,萧平旌性情飞扬,喜欢无拘无束。本应半生都受父兄的庇佑,怎料世事无常,大哥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父亲也已年迈,萧平旌便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去到了长林军中历练,并且很快做出了成绩,被封为怀化将军。在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前,萧平旌冒着抗旨不尊的罪名在国丧期间出兵,打了一场大胜仗,将大渝二十万皇属军主力斩落马下。而他因此被召回京城受审。
朝堂之上,面对众多朝臣的指控和质问,萧庭生以多年积累的声望力保儿子萧平旌,把一切过失都揽到自己身上,而且还当众表示,长林王府无人恋栈权位,以此来安抚心中对长林有所忌惮的太后等人。
直至最后一刻,萧庭生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身为辅政的重臣,他强撑的自己的身体给尚且年幼的小皇帝上了最后一课,然后吐血倒地。
不改初心,青史留名
“萧氏庭生回家了!”在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留下了眼泪,一位对国家忠心,对师长尊重,对后辈爱护的人离开了。“衣冠葬王陵,遗骨归梅岭。”这是萧庭生对自己后事的嘱托,梅岭,才是他最终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