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大秦赋》和《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之间的巧妙联系中,我曾言:“她们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是不懂国家大事且为了自己的儿子和私心,被嬴政&濮阳缨和郭开&荀首辅利用害了李牧&长林王。最后作茧自缚。”
单独解读二人的文章太多,这里光简单解释一下两人相似之处,首先说她们不懂国家大事
倡后虽然在《大秦赋》中的形象好点,知道拉拢郭开、赵佾等重臣颇有政治手腕,但她不能知人善任,没发现郭开已经叛赵,看不出秦灭六国之心,还幼稚的问秦使“如何才能让秦国退兵”等,所以她不懂国家大事。
看过《琅琊榜》的朋友再看《风起长林》中的荀太后,都会说萧景琰和柳氏不会选儿媳妇,荀太后权谋不行,毕竟连活人祭祀都信的智商,她自然不懂国家大事。
因为郭开是赵偃的心腹和李牧等众臣之前反对自己为后;倡后对郭开无比信任,对李牧等群臣不信任,所以才导致李牧被郭开伏杀。
荀太后因为皇帝丈夫对长林王一家太好,儿子也十分亲近长林公子,心中嫉妒加担心,便一直暗中坑害长林王一家。小皇帝继位一直教唆小皇帝不信任长林王,她针对长林王的原因中嫉妒的私心大于担心儿子的公心。
最后倡后和赵迁跪地投降和荀太后自裁,我是既舒服又心痛。
舒服是她们终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心痛是因为想到她们不就是我们一些家长的缩影呢?明明深爱孩子想让孩子过的更好,并为此努力奋斗,可到头来却坑苦了孩子。她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自己能力不够、水平不足、为孩子选错了人生之路等,最后自己的行为反到害了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之心,谁人不盼子女好;机关算尽终是空,反使儿女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