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共44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吧!精选44好句内容如下:
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
1、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诗的前两句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后两句悲凉的心情,使诗中的感情更加沉重,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2、出处:(唐)杜甫的《春望》,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3、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古代文学”复习签到内容;
4、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7、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8、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9、出处:(宋)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10、“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名篇,感情诚挚、气韵浑厚、言辞雅洁、语势腾纵。全诗未着一个“愤”字,却字字含愤、句句连愤,不仅书写出愤之情愫,而且点明了愤之源头,表现诗人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11、“靖康耻,犹未雪”,土地可以侵犯,但灵魂不能侵犯,南宋以“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为背景建立,于是多少大宋的子民挺身而出,爱国情怀莫过于国难当头,就像陆游所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2、【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13、 早岁那知世事艰,
14、陆游诗的爱国主题
15、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6、《夜泊水村》《庵中晚思》《剑门道中遇微雨》《观大散关图有感》《赠洞微山人》
17、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1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9、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冬夜读书示子聿
21、《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3、《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24、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25、陆游词风格多样,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真挚动人,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或寓意深刻,又和苏轼比较接近。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是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风格与辛弃疾比较接近。但陆游词亦因风格多样而未能熔炼成独特的个性,有集众家之长、“而皆不能造其极”之感。
26、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27、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8、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
2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0、中国古代诗歌中,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殆之际,家国情怀总会大放异彩。陆游继承光大了这一传统,并将其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事实上,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了陆游60余载的创作历程,而且几乎融入他的全部生命,成为放翁诗词的主线与灵魂。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就曾感言:“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3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2、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33、④爱情诗。由于宋代理学对士人思想感情的约束和宋词的发展,宋诗言情的功能渐渐减弱,宋代的爱情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和唐诗比肩,但陆游却是个例外。陆游年轻时曾和前妻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悼念前妻的诗歌,情真意切,令人动容,晚年创作的《沈园二首》,被后人称作“绝等伤心之诗”,是古代爱情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34、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3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6、梅花绝句·其一
37、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开篇的两句,陆游便是交代了自己的当时的一个处境,以及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现在我已不再年轻了,可是在年轻的时候我是立志要收复北方的失地,可是谁能够想到这事情做起来如此的艰难,我时常会一个人站在高地远望北方的中原大地,那里热气沸腾充满了无限的怨恨。在这两句中,充分地表达出了陆游那种爱国情怀。
3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39、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40、陆游的诗歌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41、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2、《夜泊水村》:“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人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43、2018年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发售啦!(点击查看详情~)
4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